close

網路文章節錄出處: 2016-07-14 由 私家視角 發表于 健康


從微商出現以來,面膜、減肥藥、黑糖……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賣的火熱,這不,2015年開始流行的青汁又火爆了朋友圈。

正所謂「微商代有產品出,各領風騷一二年」,又多一個徵收「智商稅」的工具。

青汁,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一起來看下百科:

「青汁是以大麥嫩葉、甘薯嫩葉、甘藍嫩葉以及青桔等天然綠色植物所榨成的汁或以此加工的超微粉末所沖調的飲品。

青汁的材料不只限於被栽培的蔬菜,至於野菜、山菜、樹葉等,只要無毒性、且含豐富優質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葉綠素等,幾乎皆可製成青汁。目前許多日本企業流行以甘藍、 日本綠茶、 明日葉、大麥嫩葉、小麥嫩葉、桑葉、各種綠色蔬菜等製成青汁產品,且這些產品也都在健康食品業界大放異彩。

只要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葉綠素的植物,如野菜、農作物以及某些柑橘類水果的幼果等皆可製成青汁。」

嗯,看起來不比我們天天吃的蔬菜水果更有營養。

咱們再看看青汁賣家的說法:

功效

消除疲勞、清除宿便、減肥瘦身、養顏美容、有效去除臉部黑斑 老年斑青春痘各類問題 ;防止心血管疾病;降低血壓、血脂、血糖;重塑鹼性體質;增強肝腎功能、緩解腸胃炎症、解除各類各類疑難雜症。

作用原理

  • 食物纖維 → 排除腸道內毒素(腸道內的糞便如不及時排出,毒素會重新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
  • 葉綠素 → 凈化血液、消炎殺菌,排除重金屬、藥物毒素
  • SOD等活性酶(也稱活性酵素)→ 排解農藥、化學毒素,抵抗過氧化物自由基,防止細胞變異
  • 鈣、鉀等大量礦物質鹼性離子 → 中和體內酸性毒素(由所攝入的其他酸性食物所分解的酸性毒素)

很高大上的樣子哦,好像不喝青汁就不健康了哈。

那麼問題來了,青汁這麼多好處,為什麼以前沒人發現呢?

據查,90年代青汁以作為日本娛樂綜藝節目裡的懲罰道具為契機而開始被廣泛關注,例如,日本國民綜藝節目《笑笑也無妨》里的某些遊戲單元的懲罰道具,接受懲罰的人,在名為「青汁加油!」的音樂配合下把一大杯青汁一飲而盡。另外在《腦內美容IQ補給品》的節目裡面也作為懲罰遊戲的「暢飲果汁」登場。

由於地理環境、國土面積等因素,寸土寸金的日本瓜果蔬菜產量少且價格昂貴。為此,以補充日常飲食生活中的蔬菜不足為基本概念的青汁逐漸誕生、普及,很多人家的陽台上,都種著一盆盆的麥苗。日本人都用麥苗榨汁喝。

看到了吧,日本人不得已而為之的蔬菜替代品,漂洋過海來到國內後改頭換面,就成Tmd養生聖品了,尼瑪又是健康產業,又是團隊代理,又是雞湯正能量,都是炒作的套路。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火的一塌糊塗的背後,往往都是經不起考驗和推敲的。

有人做莊,有人自欺,有人欺人罷了。

「據營養學家介紹,若論蛋白質含量,大麥葉和小麥葉多於雞蛋,但比大豆要少很多;要論礦物質,大豆中所含有的鉀、鋅等,都比大麥和小麥葉子中的含量高很多。從目前可查閱到的資料看,只有在鈣的含量方面,大麥葉和小麥葉比大豆略高些。

血紅蛋白是人體內負責運載氧的一種蛋白質,雖說葉綠素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在分子結構上有許多相似性,但營養學家說,這並不等於說飲用青汁後葉綠素會直接進入血液,取代血紅蛋白的功能。而葉綠素能凈化血液之說,至今也未找到科學依據。

再者,葉綠素在人體內主要轉變成脫鎂葉綠素,而人體對脫鎂葉綠素的吸收率極低,小於5%。而在胃腸道看來,活性酶就是蛋白質,並且和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沒什麼區別,都會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變成胺基酸。

眾所周知,膳食纖維有助於排除腸道內的毒素。但營養學家指出,青汁中的膳食纖維很少,尤其是被過濾過的商品類青汁,要靠這樣的青汁來排除腸道內的毒素,實在是不靠譜。

至於酸鹼度,營養專家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身體健康,並且堅持正常飲食,那麼不管吃什麼,血液的酸鹼度都會在7.35~7.45之間;如果一個人體液酸鹼度出了問題,比如酸中毒,那就得要住院治療了,喝再多的青汁也無濟於事。更何況,「酸性體質致病」之說本來就是偽科學宣傳,「食物有酸性鹼性之分」也是一種沒有實際意義的分類。因為科學研究表明,我們身體的酸鹼性,不是吃哪種食物可以改變的。」(網絡摘錄)

泱泱大國,只要有人敢賣,就有人敢買,我們從來不缺膽大和被忽悠的土壤,不定期的收割智商稅也是一種必需,是吧。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訓於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選自《列子·黃帝》

幾千年來,人並沒有比猴子進化的更遠。


詳細全文請參照引用來源: 青汁與騙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織墨 的頭像
    織墨

    織墨の瘦身技事

    織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